這篇是在我看了一部演講影片後有感而發而寫的,算是把影片的內容重點給草草記錄了下來,有興趣看原片的我把連結放在下面供各位參考。
首先,撇除從臉上排尿這點,龍蝦作為廣受世界各地歡迎的美食之一,不論是沾上黃油直接享受最純粹且暴力的肉質輾壓,或是佐以各種辛香料諸如paprika、cayenne做成像whole seafood shabang這樣的佳餚,光是聽著就讓人口水直流,但今天想和各位探討的不是如何料理龍蝦,而是人腦和龍蝦之間的關聯。
作為神經元特別大的物種,龍蝦除了深得老饕的喜愛以外同時也深得科學家的芳心因為即便在顯微鏡的尺度下龍蝦的神經元仍大得一覽無遺,這也讓科學家研究出龍蝦這類好戰、領域性強的物種,在面對危難或是挑戰過後腦內所產生的心理變化,而這結果卻出乎意料的驚人,那就是戰敗龍蝦的大腦是會溶解的!一般來說兩隻龍蝦在比拚時一般會先從體型來互別苗頭,無結果的話則衝突升級,兩隻龍蝦各自釋放化學物質,通常較弱的一方在感知到強勢方的化學訊息時便會所倖撤退,假設第二輪比拚還是沒有結果的話兩隻龍蝦才會真正意義上的打起來;重點來了,戰敗的龍蝦此時會遭遇大腦溶解,取而代之長出"附屬型"大腦,中文不好理解的話可以用subordinate這個詞來替代,意思大致上就是指附屬的、弱的,更慘的還沒完,這種附屬型大腦還會激活一個叫做caridoid escape reaction的動作,此動作專門描述蝦子快速擺動尾巴向後撤退的動作,這在擁有主導大腦的蝦身上是非常罕見的,但在附屬大腦的蝦身上卻是隨處可見,大多時候哪怕只是海裡的一丁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引發帶有附屬腦型的蝦子做出這種本能的撤退動作,也就是說這隻蝦已經不再會是以前的那隻蝦了,講到這你是否稍微有點共鳴呢?
讓我們把視角拉回人類身上,當一個人經歷了人生中某項重大的挫敗時,情節輕者尚且還能從挫敗的泥沼中修復自我,不過此人往後的生命歷程也將被改寫,嚴重者則會導致像PTSD這類永久性的心理創傷症候群,患者的世界會變得比以往都還要來的危險許多,PTSD或抑鬱症患者大腦內的海馬體會面臨萎縮甚至壞死的情況,海馬體一般與記憶、方向感有關,能幫助人在不確定及未知的情況下理性的做出判斷,而它同時也用來限制人的情緒敏感度 ;另一方面,杏仁體主要與情緒學習、情緒反應有關,杏仁體中的一部分和"恐懼"這類情緒高度相關,它會伴隨海馬體的萎縮而變大,杏仁體同時會增加情緒敏感度,越受打擊的人那他所面對的世界就愈發危險,因為這類患者面對未知的應對能力減弱、情緒上也更加敏感、同時也更容易感受到無以名狀的恐懼感,透過治療以及藥物配合下經過證實可以修復受損的海馬體,但已經增大的杏仁體並不會因此變小,龍蝦與人腦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兩個詞在這時有了共鳴。
總結來說,人生發生過的意外、挫敗不計其數,而哪次又能完整的全身而退呢?或許你我都在過程中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但反過來看我們也在過程中成長了不少,好好愛你所重視的人,畢竟明天跟意外哪個先到?這誰都不會知道。